“COD模式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值得探索。”8月24日举行的“长江对话黄河:新时代大河文明保护传承弘扬研讨会”上,长江设计集团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院院长助理、高级工程师李小芬作主旨报告时提出这一建议。
李小芬介绍,所谓“COD”模式,是以公共文化产品建设为基础,以特色产业运营为支撑,以区域综合开发为载体,采取产业链延伸、联合经营、组合开发等方式,推动公益性强、收益较少的公共文化项目与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有效融合、统筹推进、一体化实施。
长江设计集团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院院长助理、高级工程师李小芬作主旨报告。王筝 摄
文化引导发展模式具有创新性
“当前已有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TOD模式,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基础的EOD模式(Eco-environment-oriented Development)。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,以文化建设为导向的新型发展模式值得探索。”李小芬说。
“‘COD’模式将公共文化建设带来的经济价值内部化,起到了‘增肥哺瘦’的作用,可以破解公共文化产品资金不足的问题。”李小芬说。
文化引导发展具有可行性
李小芬在主旨报告中以武汉汉口江滩公园、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为例,阐释了“COD”模式的可行性。
李小芬介绍,武汉汉口江滩公园通过生态文化和地域文化的挖掘、保护、传承与弘扬,打造了一批富有地域文化特征的文化地标;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自2023年初逐步建成开放以来,滨江沿线的琵琶亭、锁江楼、浔阳楼、浔阳江号游轮、“九八抗洪”展陈馆累计接待游客113万余人次。
李小芬作主旨报告。王筝 摄
未来“COD”模式的发展会是怎样?
李小芬认为,“COD”模式依托文化建设引领片区开发,靠产业项目收益回馈文化建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,可作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组织实施模式的有益补充。她建议加快推动支持“COD”模式的研究,开展试点工作,推动相关政策和制度办法出台。此外,她还建议下一步加强深化“COD”模式的若干重点问题研究,使之成为促进文化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,不断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注入新的活力。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