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浦江有几个著名的弯道和“嘴”,也曾是吞噬生命和财富的虎口。
“夜光杯”曾刊载《陆深与陆家嘴》一文,讲述了“陆家嘴”因明代翰林院编修陆深而得名的往事。不过,文中关于“嘴”的得名——源于陆深夫人梅氏“你一嘴我一嘴,人人皆可插上一嘴”的说法——当属于民间传说。
当河流发生急转弯时,河岸内凹的一侧,称为“湾”;河岸外凸的一侧,形状像动物的嘴,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“嘴”。黄浦江在接纳支流吴淞江后,夺占了当年吴淞江的下游故道(史称“黄浦夺淞”),所以流向是从原先的由南向北,一下子转头折向东去,浦东江岸就成为一个噘出的“嘴”形——陆家嘴的“嘴”,就因这个地形而得名。
除了陆家嘴,黄浦江还有几个著名的弯道和“嘴”:闵行区吴泾镇东南方,黄浦江与大治河、金汇港交汇处,今天被称为“大零号湾”的浦西“邹家寺嘴”;中环线上中路隧道北侧浦东岸线的“鳗鲡嘴”;浦东前滩与徐汇滨江之间的浦东“龙华嘴”(这里因浦西龙华古镇更为知名);复兴岛当年浚浦局吹填成陆处的“周家嘴”……在邹家寺嘴、龙华嘴、陆家嘴三处几乎是直角的转弯中,陆家嘴的弯道甚至小于90度,龙华嘴则是一段忽然收窄、潮流更急的险弯。
清末本土学者胡祖德编写的《沪谚外编》是第一部收录上海方言的著作,书中《看潮歌》“八月十八看潮头,陆家嘴上闹稠稠”就记载了清代上海人在陆家嘴观潮的胜景。但同时嘴前的急弯航道,也是吞噬生命和财富的虎口。黄浦江是长江入海前的最后一条重要支流,海潮可以直溯黄浦江中下游,使得黄浦江上的嘴前,会定时奔涌出大潮景观,航道急弯和大潮进退给航船带来很大的风险:直到今天,在三水交汇的“大零号湾”邹家寺嘴,航道安全仍然依赖海事部门全天候的高频通话指挥、无人机和巡逻艇共同护航,从嘴口支流进入黄浦江的船只还必须遵守特定的环行走向规则;而龙华嘴和陆家嘴落潮时分多次发生船舶在急弯、急流中失控撞击对岸防汛墙和景观步道的事故,依然印证着百余年来航海界一直流传的“船长好做,陆家嘴难过”的警言。
我想:在黄浦江步道上重要的嘴口两岸,文化部门在立牌讲述两岸的自然与历史的同时,还可以展现母亲河的性格脾气,让大城市人不忘敬畏身边的自然。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